下面將為您介紹牙齒矯正的周期爲什麽那麽長的相關內容,這將會花費您約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進行瀏覽,感謝您的閱讀:
牙齒矯正的周期爲什麽那麽長? 矯正牙齒最令人苦惱的事情莫過于周期漫長,一般需要1~2年,大有愚公移山的感覺。
牙齒矯正的周期爲什麽那麽長?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,我們先要 了解一下牙齒是如何生長在牙槽骨中的,以及牙齒是如何移動的。牙齒力量強大,能咬碎很堅硬的食物,甚至有人能用牙齒蕩秋千、拉汽車。這些都讓人們誤以爲牙齒是直接長在牙槽骨中紋絲不動的。其實在牙根周 圍,牙根與牙槽骨之間有一層薄薄的軟組織,叫做牙周膜。牙周膜中有大量的
纖維韌帶,纖維韌帶的一端埋在牙根表面的牙骨質中,另一端埋在牙槽骨中, 牙齒實際上是通過纖維韌帶懸吊在牙槽骨中的,而纖維韌帶有一定的彈性,因 此牙齒在牙槽骨中是有一定的動度的(圖20),在牙齒咬硬物時能夠起到一定 的緩沖作用,避免牙齒與牙槽骨硬碰硬導致兩敗俱傷。
在牙周膜中有兩種細胞分別叫做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,它們與牙齒的移 動有直接的關系。
矯正牙齒的時候,醫生通過矯治器加力推或拉牙齒移動,這時,在牙槽骨受牙根擠壓的一側,牙周膜內的破骨細胞開始活躍,它們就像拆 遷隊一樣,將前方阻擋牙齒移動的牙槽骨拆除掉,即造成骨質吸收,而在牙槽 骨受牙根牽拉的一側,牙周膜內的成骨細胞開始活躍,它們就像建築隊一樣, 在牙齒移動後留下的間隙內建設新骨,即造成骨質沈積。一側骨質吸收一側骨 質沈積,結果是牙齒在牙槽骨中移動,牙槽骨看似沒有變化,但實際上卻在不 斷發生著破骨與成骨的效應,只不過這兩種效應能夠達到平衡而已。
實際上,牙齒除了在矯治力的作用下移動外,在正常生理狀態下,牙齒 也在不停地移動。
牙齒相鄰的兩個面在不斷地磨損,但正常情況下牙和上牙之 間仍然接觸緊密,就是牙齒在咬合力向前的分力作用下不斷前移的結果。兩側牙齒都向前移動,結果,幾十年的使用過程中,人的牙弓會逐漸變短,從十幾 歲牙齒萌出到五十歲時牙弓的長度已縮短約2cm。不管是矯正過程中的牙齒移動,還是正常生理狀態下的牙齒移動,機制 都是一樣的,都需要破骨細胞的拆遷工作和成骨細胞的新建工作,拆遷和新 建,都有它自己的節奏,都需要一個過程,反應到牙齒矯正的療程上就會顯得 時間比較長。
如果加大矯治的力量能否使牙齒移動加快,從而縮短矯治療程?答案是否定的。
牙齒的矯正並非力量越大移動越快,相反,力量太大牙齒可能會不移 動,也可能會發生牙根吸收、牙齒過度松動,甚至牙齒脫落,等等,如果就診頻率高一些,比如一個月兩次,或者每周一次,能否縮短療 程?答案也是否定的。文武之道,一張一弛。牙齒移動到一個新的地方後,需 要休養生息,需要等待新骨形成,否則牙齒可能就會過度松動甚至脫落。另外,如果就診過于頻繁,有可能上次就診時在弓絲上加的力還沒來得及有效釋 放,那麽這次再更換弓絲就是毫無意義的。這就好比接力賽,一個選手跑累了 換另一個選手可以加快速度,如果一個選手剛起跑就換另一個選手,速度未必能快。
總之,牙齒的移動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,必須嚴格遵守,切不可急于求
成,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。
以上就是牙齒矯正的周期爲什麽那麽長的所有內容,感謝您的閱讀,如果還有其他疑問,歡迎咨詢我們的專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