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吃糖一定會導致掉齒嗎 你給孩子講過這個故事嗎?老虎在森林裏仗著鋒利的 牙齒稱霸一方,小動物們都很害怕。狡猾的狐狸每天給老 虎送糖吃,老虎吃糖上瘾,牙齒逐漸壞掉,變成了沒牙的 老虎,再也不能對小動物造成威脅,森林裏又恢複了平靜 和快樂。作者創作這篇童話故事可謂用心良苦,就是爲了給聽 故事的孩子上一課:別學老虎貪吃糖,不然牙齒就掉光光。那麽,是否“吃糖定會掉牙? ”“不吃糖就不會 掉牙嗎? ”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。吃糖,尤其是過量吃糖,是 很容易引起薩齒(蟲牙)的,翻齒不治,最終就掉牙了。但並不是說,吃糖就一定會導致娯齒。
我們都知道,牙齒的最外層叫做牙釉質,是整個身體 裏最堅硬的部位,比全身上下任何一塊骨頭都要硬,可以 說是保護牙齒的“超級英雄”。看過院線大片的人都知道, 超級英雄一般也都有弱點,牙齒也不例外,它的弱點就是 怕“糖衣炮彈”。吃糖的過程,猶如糖衣炮彈向牙齒發起 —輪攻擊,如果沒有緊跟著刷牙打掃“戰場",黏糊糊的 糖分會粘在牙齒上,留在口腔內,爲口腔內的細菌提供了 極好的養分,使細菌大量生長。細菌吃的是糖,産的是酸。酸腐蝕牙齒從最堅硬的牙釉質開始,會使牙齒脫礦,如果 再不及時處理,就會逐漸發展成大洞,深入到牙髓腔,危 及牙神經,孩子牙痛,家長揪心,再不治療,小牙就爛掉了。但是,如果控制吃糖的量(控制每天攝入糖的量,1 一2歲在30克以下,3-5歲在40克以下,6-8歲在 50克以下)和頻率,並且及時、有效地刷牙,用牙線清 理牙縫,不給細菌利用糖産酸的機會,就可以大大降低鵰 齒發生的可能性。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,不吃糖就不會導致顔齒 了嗎?很多家長嚴格控制孩子吃糖的量,但是忽視了碳酸飲 料、膨化食品等零食對牙齒的不良影響。其實,這些食物 對牙齒的威脅程度並不比糖低。碳酸飲料(比如可樂)中 的酸,長時間接觸牙齒,容易對牙齒産生酸蝕作用,有些 兒童喜歡把可樂當水喝,牙齒被嚴重酸蝕,形成大家常說 的“可樂牙”:而膨化食品、餅幹等精細食物,黏性較高, 容易附著在牙齒表面,如果不及時通過刷牙、用牙線等方 法清除,同樣會成爲細菌大戰牙齒的“糧草所以,孩子兒 童在曰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平衡膳食,多進食粗糧、水果、 蔬菜等食物,控制對糖類、零食類、飲料類等食物的攝入 量和頻率,並做到及時、有效的牙齒清潔,這樣就能減少 翻壞的發生。